講座以主題演講+訪談對話的形式進行,三位嘉賓分別以《話說路遙》《路遙創(chuàng)作<平凡的世界>前后》和《說說路遙與陜北》為主題,分享了作為摯友、同行、老鄉(xiāng)視角下的作家路遙,講述了《平凡的世界》創(chuàng)作背后的艱辛及路遙與陜北割舍不斷的鄉(xiāng)情。
隨后,主持人圍繞“一本書·一個人·一座城”,拋出路遙日常生活、路遙文學創(chuàng)作及其作品影響等話題,引發(fā)嘉賓追憶、解讀和相互討論。嘉賓們關于路遙艱難的成長經歷,癡迷頑強地追求文學夢想,《平凡的世界》何以成為永恒的經典等內容的分享,深深吸引著讀者和聽眾,引來現場掌聲不斷、線上紛紛點贊。
張艷茜:《路遙創(chuàng)作<平凡的世界>前后》
路遙的《人生》1982年出版后在全國轟動,他沒有就此止步,很快又開始跋涉和遠行,為創(chuàng)作“規(guī)模很大的書”做準備。大量的閱讀、查閱近十年的報紙并“深入生活”。1985年秋天,前期工作全部完成。路遙在陳家山煤礦開始第一部初稿的寫作,每天伏案十五六個小時,到1986年元旦前,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部終于完成了初稿。1988年5月25日,終于給這部巨作畫上了最后一個句號。1992年11月17日路遙去 世,距今快31年了,但是關于路遙的閱讀仍在持續(xù)升溫。
白描:《話說路遙》
路遙曾是延川中學摔跤運動項目的冠軍,他的摔跤精神和性格體現在他做人和寫作方面,是他遇到阻礙會想方設法跨過去,他拼命寫作,和自己較勁,完成了《驚心動魄的一幕》《人生》等作品。成就了文學事業(yè)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,是典型的柳青《恨透鐵》里的那種人。
路遙首次提出城鄉(xiāng)交叉地帶的文學概念,他人生經驗豐富,性格又敏感、愛思考。他還提出以人為本,強調個人的價值作用,應結合路遙的作品去理解他的批判意識的歷史作用。
路遙的人格觀,透出他對生他養(yǎng)他的這塊土地的大愛,對在這塊土地上勞動人民的熱愛、對他鐘愛的事業(yè)的熱愛。
何志銘:《說說陜北與路遙》
陜北在蒼茫的中國,遼闊的北方。路遙出生于無定河邊,這里長城和黃河牽手,縱橫交錯;大漠和高原擁抱,緊密相連。路遙七歲的時候,遠離了親生父母,過繼給大伯家。他對家鄉(xiāng)嚴厲地愛,包藏著巨大的深情厚意,用作品回報家鄉(xiāng)父老。
路遙的格局氣場大、心硬。他文學創(chuàng)作競技場不在陜北、陜西,而是全中國和世界文學,他一心要創(chuàng)作出能夠經得起歷史考驗和時間檢驗的作品。路遙是矛盾的。他在鄉(xiāng)村的時候,對城市有著渴望,進了城市以后又無法擺脫,對鄉(xiāng)村的懷想。
陜北給了路遙希望和信心,讓他去完成遠大的目標。路遙也是陜北人心目中的英雄。陜北人扶助路遙,無數熱心腸的人為他的病而四處奔走。最后,路遙以他們給的治療藥方,用200副的湯藥,身體堅持把《平凡的世界》拿下,畫上最后一個句號。
路遙創(chuàng)作的原動力,歸根結底是,他心在陜北人民與大地的根系。路遙影響了陜北,陜北成全了路遙。他獻身于土地,續(xù)寫了有史以來英雄的傳奇!
嘉賓們現場展示路遙珍貴書信、稿件資料,情到深處誦讀路遙作品經典片段,驚喜連連,將講座氣氛推向高潮,觀眾反響十分熱烈。作家白描還展示了專門為本次活動題寫的書法作品“讀者的路遙、人民的路遙、銘刻文學史的路遙”,成為講座活動的點睛之筆。
本次講座是陜西省圖書館陜圖講壇積極響應國家圖書館發(fā)起的“一本書·一個人·一座城”國圖講壇全國聯講活動而舉辦,活動采用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展開,該館微博賬號同步直播,在線觀看4000余人。講座視頻后續(xù)將提交國圖統籌,實現成果互惠共享,對推進陜西本土作家文獻資源宣傳、開發(fā)與建設發(fā)揮有力的推動作用。(供稿:樊東坡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