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決策網訊 “化解矛盾糾紛不是和稀泥,而是要切實解決各方的合理訴求,實質性化解群眾矛盾?!贝焊麜r節(jié),榆林市靖邊縣席麻灣村村民因地界問題發(fā)生激烈爭執(zhí)。席麻灣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后,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,矛盾雙方逐漸從“任性”回歸“理性”。在民警“法+理+情”的組合調解下,雙方最終冰釋前嫌,握手言和。這是靖邊縣公安局主動靠前化解矛盾糾紛的一個事例。近年來,該局不斷強化“派出所主防”理念,堅持主防在前,創(chuàng)新機制,多元調解,及時把矛盾化解在基層、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,實現了“矛盾不上交,風險不外溢”的良好局面。
主防在前 精準摸排提質效
“遠親不如近鄰,鄰里之間要互幫互助,互相包容,有矛盾就多溝通多包容……”4月8日,在海則灘派出所,民警從鄰里關系、法律后果等方面入手,做了大量耐心地勸導工作。張某和杜某均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,雙方握手言和,一起因房屋地界問題而引發(fā)的糾紛得到了化解。
據了解,靖邊縣公安局立足“派出所主防”職能定位,警力下沉,扎實推進基層基礎工作。利用“黨建融 蘆畔紅”、黨務+警務深度融合調解工作,民輔警進百家門、建百家群、知百家情、辦百家事,以掌握轄區(qū)“人情、房情、社情”為重點,摸排治安隱患、分析治安狀況、化解矛盾糾紛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(zhèn)”,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。以“小警務”換取“大平安”,進一步織密織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“安全網”。
此外,靖邊縣公安局堅持聯防聯治,發(fā)動義警等基層力量不定期摸排走訪、挖掘矛盾糾紛苗頭,定期走訪入戶,進行摸排清查,構建風險隱患資源庫,分層次梳理掌握矛盾糾紛隱患,做到底數清、情況明。
探索新路 建立機制止紛爭
“靖邊縣公安局西郊派出所實行‘記件管理獎勵’工作機制,并對具有突出表現的單位和人員予以立功獎勵,充分調動民警工作積極性?!蔽鹘寂沙鏊L張飛介紹說。
靖邊縣公安局積極推進警務改革,堅持分門別類用數據辨風險,狠抓數據匯聚治理,以西郊派出所為試點,首創(chuàng)全省“矛盾糾紛計件式”管理獎勵方法,形成“收、穩(wěn)、化、獎”一體化流轉矛盾糾紛工作機制。靖邊縣公安局緊緊圍繞“1+3+N”工作模式,充分發(fā)揮“1”(社區(qū)民警)的作用,聯動“3”(人民調解、司法調解、行政調解)的工作流程,并積極邀請“N”(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員、治保、律師、公證員等)的工作機制,積極調解矛盾糾紛。并據此形成矛盾糾紛穩(wěn)控工作臺賬,涵蓋時間進度、工作措施、方法步驟、影像資料、提供的相關佐證材料等內容,作為矛盾糾紛穩(wěn)控工作管理的主要依據。形成民警、一村(格)一警、社區(qū)干部、群眾參與社會治理、提升群眾參與度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,實時掌握轄區(qū)治安動態(tài)、群眾訴求和矛盾隱患,扎實做好群眾基礎工作,將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(tài)、處置在基層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、服務不缺位”,打破“清官難斷家務事”的固化思維。
多元調解 一站式化解矛盾
2023年8月底,張家畔鎮(zhèn)轄區(qū)居民趙某在為王某的房屋焊接樓梯時不慎從二樓摔落,導致趙某受傷并入院治療。雙方因此發(fā)生人身損害賠償糾紛,僵持多日未達成一致協議。
2023年12月21日,張家畔派出所聯合司法所、張家畔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召開聯調會議對該糾紛進行調解。經過張家畔派出所民警、司法所工作人員、張家畔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擺事實、講道理、講法律政策規(guī)勸雙方冰釋前嫌,最終達成賠償協議。近年來,靖邊縣公安局積極推進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、司法調解銜接聯動,完善警訪對接、警訴對接等聯動機制,變獨奏為合唱,努力實現矛盾糾紛一體化調處、一站式化解。
同時將矛盾糾紛劃分等級,實施分層化解,針對重大疑難矛盾糾紛,依托鎮(zhèn)政府統一領導,多部門聯動聯調;疑難復雜矛盾糾紛由公安和相關部門互相配合調處;一般性鄰里矛盾、經濟糾紛調解,派出所基層民警調解。初步形成“講情、講理、講法,贏得信任,急不得;依法依規(guī)算賬,反復調解,快不得;達成一致,履行協議,慢不得”工作法。據統計,今年以來,靖邊縣公安局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576起,轄區(qū)矛盾糾紛調解率達96.5%。(通訊員:李媛)